五爪金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阳节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乡村田小园 [复制链接]

1#

茱萸之谜|重阳节插的“茱萸”究竟是何种植物呢?你知道吗?

在我国古代,有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每逢九月初九重阳节时,人们采摘茱萸插戴头上,或用茱萸制成香囊佩带,呼朋唤友登高游兴,相信这样能辟难去灾、祛病驱邪,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在年,农历九月九日又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重阳节萌芽于东汉,兴于三国,曾经是中国最重要节日之一,除了爬山和吟诗,古人在这个节日是有很多活动要做的。可现在我们大家把这些都省了,形式性的发几张图片来表示一下,很多人可能连重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都不一定知道,更别说“登高”、“插茱萸”这些活动的形式程序是什么样的了。这个问题说严重点儿,就是中国文化的缺失,是传统文化的断续。

说到重阳,不得不提到一种具有消毒驱寒功效的植物,那就是“茱萸”。不知什么缘故,始于汉代的重阳节插茱萸习俗,在唐代达到兴盛之后,宋元时期开始却逐渐稀少了,至今天已完全消失。由于失去传承,今天的我们已经不知道古人重阳登高和遍插茱萸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了,甚至,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植物学上的悬疑之谜,那就是重阳节插的“茱萸”究竟是何种植物呢?

据史料记载,“茱萸”在我国古代是著名的食物调料和防腐剂,古人认为其浓烈气味具有“辟邪除害”作用。然而,在当今植物物种中,却没有叫作“茱萸”的植物。只是,至少有三种植物带有“茱萸”二字:山茱萸、吴茱萸和食茱萸。那么,究竟民俗中的茱萸是指哪种植物呢?这些年来,文化界和植物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首先说“食茱萸”。食茱萸是调味用的花椒属植物,一般这种植物味儿都比较大,比如花椒、八角等等,戴在身上的话,冲鼻子,味儿不好闻,所以可以被排除,剩下的山茱萸和吴茱萸,应该就是主要目标了。

再说山茱萸。山茱萸主产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省区,山茱萸先开花后萌叶,早春枝头点缀黄色小花,聚拢如伞,十分漂亮,秋季红果累累,形如枸杞,绯红欲滴,艳丽悦目,果实干燥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萸肉,不少人以为山茱萸是“茱萸”,但是它有一个明显不符之处,山茱萸的枝叶与果实没有浓烈香味,自古不作香料之用,无法制作香囊,再者就是山茱萸产地比较窄,不可能普及成为全国性的习俗,因此山茱萸肯定不是古人重阳节要插的茱萸。

在古代,有特殊气味的植物经常被用来辟邪,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端午的艾蒿,而“茱萸”也是因为有香气,才被人们采用。曹植曾有两句诗这样写道:“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描写的是茱萸的芬芳,这是最有名的,其它还有一些诗,也是形容茱萸的香气,从这些诗句的描述来看,吴茱萸是以香闻名,在果期尤其明显,而山茱萸果期几乎没有味道。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说了半天,茱萸到底是什么呢?古人对植物的分类不像现在这么详尽,所以那会儿人们插的茱萸估计也都不一样。由于古人概念的混淆,“茱萸”已经成谜。

但本人觉得古代的茱萸应该是一种花椒,因为花椒在古代称为“椒”。我国第一部词典《说文解字》给“茱”字的解释是:“茱萸,茮(jiāo)属”。“茮”是“椒”的异体字,给“茮”字的解释是:“茮莍。”茮莍,就是花椒。可见在古代茱萸就是花椒一类的植物。我国花椒属植物有50多种,在没有植物分类学的古代,古人是分不太清很多相似物种的,很可能会把某几种花椒叫作“茱萸”、某几种叫做"花椒"。从逻辑上分析,也只有各种花椒,在有重阳习俗的中原地区广泛分布,取材容易,才有可能把“人人插茱萸,户户做香囊”变成一种民间习俗。

对于这样的解释,你是否赞同?又是重阳节了,关于茱萸之谜就讲到这里了,了解一些,回家对孩子嘚瑟去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