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金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到底是在吃屎还是吃火锅以屎为 [复制链接]

1#

想问一下你们吃过「牛屎」火锅吗?

哦,不。它还有一个正经官方名字,叫牛瘪(biě)火锅。

它在网上被誉为「国际级别」的黑暗料理、粪便美食、黔东南地区最牛的侗族美食......

网上有超多美食博主、吃播博主,都对这个食物发起过挑战!甚至成为了新的「网红」食物(可以释义为:网红吃的食物哈哈哈哈)......

甚至有人说,应该直接把这个火锅当做中药来吃......

讲到这里,陛下们可能会好奇,牛瘪(biě)火锅,是个啥?为啥要叫它「牛屎」火锅?是不是在搞噱头,胡说八道?

别急!!听包子给你细细道来~

牛瘪(biě)火锅,是贵州东南部的特色食物。深受侗族、苗族人民的喜爱,甚至还会作为待客的上品被端上餐桌。

可是,包子敢说90%以上的外地人,一开始可能并不敢吃这个火锅......

那是因为,牛瘪(biě)火锅的做法真的太太太太太特别了!!

这个火锅的核心,就是那个牛瘪(biě)。

via沸腾吧火锅

牛瘪这个东西是真的很神奇。人们将牛宰杀后,会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拿出来。(内容物基本是草)

然后挤出消化物里面的汁液,再加入牛胆汁及各种佐料放入锅内文火慢熬,煮沸后将液体表面的泡沫过滤后作为汤底拿来涮火锅使用。所以它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做「百草汤」。

但是多人误认为里面这个东西是屎,网络传言也是这么说的。导致大家一开始就对它有强烈的抵触心理。

严格来讲,这个东西是即将变成屎,但是还没变成屎的状态。所以说它是「牛屎」火锅,是对它的一种误解哦。

via沸腾吧火锅

因为牛吃的草是绿色的,所以挤出来的汁液也是绿色的。放到锅里熬煮,那场面,和女巫熬毒药的画面如出一辙。加入的食材煮久了,也会变成绿色。

绿色绝对没有牛油火锅的红色看来有食欲的,但是颜色的冲击不算啥,更重要的是它那个刺激的,又令人难以描述的味道!

据吃过的人说:尝到汤底,入口是非常重的苦味,接着是辣味、咸味、酸味一起涌上来。但是没有大家想象中屎的臭味和涩味。

如果不喝汤,只是吃肉的话,味道还是可以接受的。

大多数人,都不太能接受,牛瘪(biě)火锅的苦味。

但是对贵州东南部的人民来说,这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了!他们吃牛瘪火锅也是很讲究的~

会先往锅里倒菜油,然后下入花椒、辣椒、姜片、无香草和陈皮碎等,倒入过滤出来的牛瘪汤,有些还会加肠瘪和牛胆汁增加苦味。最后再加入烤过的「吴茱萸粉」(当地称为垂油子),这样才能算是完美的牛瘪(biě)锅底。

牛瘪锅底最配的当然是切成条或者片的牛肉或者牛杂等食材,牛瘪的苦和牛肉的鲜香,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感。

牛肉浸润了带着苦味的汤汁,整体的滋味更加鲜香浓郁,吃起来微苦,但是肉香在嘴里四散开来,咽下去后,还会有隐约的回甘。

如果搭配特调的辣椒面蘸水,那滋味就会更上一层楼。

当地人认为,牛瘪火锅的苦味,是那种降火食物的清苦。有吃苦瓜的感觉,清凉爽口,味道鲜美,吃完之后一晚上口留余香,嘴里都是清凉的滋味。

而且他们认为,这牛瘪是有药用的。西南地区多潮湿瘴气,平常容易腹泻,而牛瘪的功能之一就是健胃止泻。饮食养生两不误,大概说的就是这种食物了吧。

讲到这里包子开始有点想要尝试了!!不知道有没有吃过的陛下来给包子分享一下体验呢?

每次看到这种独特的地域美食,我都会想到汪曾祺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咱们国家地大物博,饮食文化,地域文化多种多样。咱们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去面对,尊重每一种文化,尊重每一份食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