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务川自治县浞水镇青茶村吴茱萸种植基地里,只见一群忙碌的身影,20余名村民正在整地、打穴、栽植……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进行着。
“贵州产出来的吴茱萸品质在市场上口碑很好的,收购价也是最高的,干货可以卖到元一公斤。”作为村里种植吴茱萸的第一人,刘顺亮摸索出一条种植吴茱萸套种钩藤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以前这些地都属于撂荒地,年轻人都出去务工了,地都闲着没有利用起来很是浪费,现在村里发展中药材产业,把地利用起来了。”刘顺亮说。栽种吴茱萸的同时,再套种钩藤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能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钩藤是喜阴植物,在日照强度相对较弱的环境下生长良好,两者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据了解,刘顺亮从去年开始试验种植了20亩,并获得成功,通过邀请贵州大学中药材研究所罗夫来教授实地查看、走访考察等方式,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刘顺亮更加确定发展吴茱萸的可行性。
同时,贵州大学中药材研究所与刘顺亮联合开展实施吴茱萸、钩藤的繁育与种植合作科研基地项目,集成基地规划、方案制定、技术咨询、示范指导、推广服务等方式配套种植中药材。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刘顺亮还带着同村村民一同前往湖南邵阳、武冈、广西柳州新村等地考察中药材种植。
刘顺刚就是其中一人,今年种植株。“每年过年回家,村里变化都很大,现在政府的政策也好,大家都在发展经济作物。”这几年刘顺刚一直在浙江温州务工,从事鞋底生产。每年回家,他都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
去年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见闻,刘顺刚下定了决心,不再外出务工,找到了村里了解相关发展政策,通过刘顺亮购买幼苗,大张旗鼓在家发展产业。
据悉,年3月刘顺亮成立了群富合作社,采用让农民用土地入股,按照10%的比例,两年后参与分红。今年计划新栽种吴茱萸余株,在家的村民来基地务工,一天能赚80元,两年后收获了还能够有分红,一份地两份收入。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吴浩宇
编辑谢国欢
编审陈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