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金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养生中医辨治幽门螺杆菌性胃炎 [复制链接]

1#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

提要: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属中医的“胃脘痛”、“胃痞”范畴。该病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西医采用克拉霉素+替硝唑、质子泵抑制剂等常规治疗。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慢性胃炎上仍有独到的魅力,可贵的是按照传统的中医辩证治疗,各种中药按不同的原则组方,通过辨证施治改变了胃腔体液等内环境,从而破坏了幽门螺杆菌的生存环境。

一、脾胃湿热型:

临床症状:多见上腹胃脘不适,闷痛、腹胀、嗳气、呕酸,食后加重,口臭、不思饮食、大便干涩不畅。剑下压痛,舌质红、苔*腻、脉弦滑。

治疗原则:治宜清热化湿,理气和胃。选中药三*左金汤加减。

中药处方:*芩12g,*连6g,大*6g,厚朴10克,公英、地丁草各30g,白花蛇舌草30g,土茯苓、靑蒿各20g,苏梗、玫瑰花各10g,木香10g,三七粉3g,白叩仁10g,佩兰12g,竹茹、枳实各10g,吴茱萸6g。水煎服、连服5--10剂。

临症加减:疼痛较剧者加延胡索、五灵脂、郁金、木香各10克。

二、肝脾不和型:

临床症状:胃脘不适或疼痛、连及胁肋,时时暖气、恶心欲吐等,舌尖有瘀紫、苔薄白,脉弦细等。治疗原则:宜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等治则。选中药柴胡疏肝汤加减。中药处方:柴胡、制香附、川楝子、延胡索、当归、赤芍、白芍各12克,广木耳、青皮、陈皮各10克,乌梅、砂仁、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
  临症加减:兼气滞血瘀加丹参、焦山楂各20克,蒲*(包煎)、五灵脂、川芎、郁金、木香各10克。

三、胃络瘀血型:

临床症状:胃脘刺痛或如刀割样,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甚或吐血、便血。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沉涩。

治疗原则:宜活血化瘀止痛。方可选失笑散(改汤剂)合丹参饮。

中药处方:蒲*(炒香)、五灵脂、山楂各20克,丹参30g、檀香、砂仁各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

临症加减:①偏实、偏热者,加生大*、生甘草。②如偏血虚之瘀血,则方改为调营敛肝饮(归身12克,白芍(酒炒)15克,阿胶(蛤粉)10克,枸杞15克,五味子10克,川芎10克,炒枣仁(炒研)30克,茯苓15克,广皮12克,木香10克。)加白芨、三七。③如中虚偏寒,脾不统血,可加*土汤(灶心*土、白术、炮附子、炙甘草)加减。

四、脾胃虚寒型:

临床症状: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四肢不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色苍白,或见呕吐、便血,血色紫暗。舌质淡胖嫩或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疗原则:益气温中健脾,散寒缓急止痛,。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合*芪建中汤加减。

中药处方:*芪30克、人参10克(*参20克)、茯苓、白术、白芍各15克、高良姜、炙甘草、陈皮、木香、砂仁、桂枝、生姜、大枣、饴糖各适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

五、胃阴亏虚型:

临床症状:胃部隐隐灼痛,烦渴思饮,咽干,食欲不振,大便干涩。舌质红,苔剥脱或干而少津,脉细或弦细而数。

治疗原则:养阴益胃,养肝活血。方选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中药处方:北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各15克,当归、川楝子、白芍、生甘草各10克。

六、临床体会:

幽门螺杆菌感染成为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我之前发表了数篇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浅表性胃炎的日志“谁说胃病不传染”、“接吻传染胃病立竿见影”等。目前,西医治疗以杀灭幽门螺杆菌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治疗慢性胃炎的划时代的变革,以克拉霉素,替硝唑为主体,结合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铋剂的二联、三联、四联疗法风靡一时,这种治疗方法固然有它的先进性,科学性。然而,不要忘记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的祖国医学在治疗慢性胃炎上仍有独到的效果,根据科学验证如*芩、*连、大*、*柏、桂枝、地丁、玫瑰花、土茯苓、高良姜、乌梅、山楂、厚朴、枳实等有直接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破坏了幽门螺杆菌的生存环境

七、老中医提醒:慢性胃炎的治疗与预防,不论属于那种类型,首先应除去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饮食宜节制,不宜暴饮暴食,要适当调控情志,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或忧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