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金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吴茱萸汤治疗牙龈肿痛经方治疗杂病系列案之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http://pf.39.net/bdfyy/xwdt

吴茱萸汤治疗牙龈肿痛

——经方治疗杂病系列案之一

患者为本人丈母娘,3月11日中午下班时,爱人先回家后电话告知,岳母昨晚出现牙龈肿痛,今早牙龈肿痛厉害,要求买药治疗,考虑到已经下班先买西药(甲硝唑)应急。同时,爱人给予针灸治疗。我回到家后,老人家左侧脸颊肿胀明显,并诉昨晚无明显诱因开始牙龈肿痛,今早逐渐加重,伴左侧头面胀痛,口稍干不苦,胃口不好,不想吃饭,稍微吃几口饭菜,口服西药就午休了。中午起床后,询其感觉如何?诉牙龈肿痛及头胀痛加重,好像血管搏动一般,中午根本无法入睡,仔细诊查如下:除了以上症状外,尚有稍嗳气,吐痰涎,无咳嗽,无恶风,无骨节疼痛,二便基本正常,舌淡嫩白,白苔稍厚,脉细弱。考虑为里寒虚甚,西药已是饮鸩止渴,故与爱人商量停西药,予中药汤剂+针灸治疗。

表证不明显,没有半表半里证,六经辨证为里寒虚证,该用何方呢?麻*附子细辛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附子汤、四逆汤、吴茱萸汤等方证,在脑子里齐刷刷过一遍,最后选用吴茱萸汤(具体详见下文分析)。处方:吴茱萸10g,*参15g,大枣30g,细辛6g,生姜6大片(自备),配2剂,水煎服,日一剂。

嘱抓药后立即煎服,大概五点左右服下药汤。七点半左右诉牙龈肿痛似有缓解,视其舌质已转红润,舌苔已消退,并嘱九点左右再服二煎。服药后舌苔照片

第二天大早反馈,昨晚牙龈肿痛明显缓解,可以睡个囫囵觉,但局部仍肿胀不适,不敢咀嚼,今上午吐痰涎增加,口水多,仍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嗳气,无反酸,胃脘稍不适感/非痛非胀非烧心,大小便正常。上午服第二剂,中午配合针灸治疗,告知“中午睡了个安稳觉”,说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二诊处方:上方加法半夏15g、茯苓15g,配3剂,水煎服,日一剂,配合针灸治疗,愈。

分析与思考:

本案患者牙龈肿痛来势汹汹,服甲硝唑缓释片后反而加重,给予吴茱萸汤加细辛后迅速遏制病情进展,两个半小时后疼痛缓解,舌质由淡白转红润。

这里关键要突破一种惯性思维,不是所用的牙龈肿痛都是胃火上炎之热证,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患者当下的症状反应,先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患者除牙龈肿痛外,主要表现为病位在里的寒、虚证,如胃口不好、嗳气、吐痰涎、舌淡嫩白等,吐痰涎+白苔稍厚说明有水饮,水饮上冲则表现为牙龈肿痛及头胀痛尤甚,服用苦寒的西药后机体立即做出反应,欲向上向外祛除病邪头胀痛加重,但限于正气不足不得解除。治疗应当因势利导,一方面温中散寒祛饮,另一方面降逆止痛,吴茱萸汤最为合适,方中人参大枣益胃生津,吴茱萸温中散寒化饮,大量生姜+吴茱萸下气降逆,再加细辛温化寒饮,诸药配合达到止痛目的。

关于吴茱萸吴茱萸是一味非常特殊的药物,《神农本草经》记载其有“止痛”之功,相对于其他药物在止痹痛方面的详细描述,吴茱萸的“止痛”显得模糊不清,留给后人无限想象空间。相关药证对比见下图:

药物

《神农本草经》记载

吴茱萸

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桂枝

味辛。温。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味辛。温。主治百疾。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

附子

味辛。温。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

《名医别录》:味甘。大热。有大*。主治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

乌头

味辛。温。主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

干姜

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名医别录》:大热。无*。主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

细辛

味辛。温。主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相关方证鉴别麻*附子细辛汤水饮在表,解决机能沉衰,对于本案里寒虚证无能为力!理中丸(汤)方证为中焦寒虚证,对于水饮上冲亦是鞭长莫及!等等。

关于“疼痛”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不过的症状之一,研读《伤寒杂病论》发现,仲景先生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并给出丰富的方证示例。相关方证对比如下:

病位

六经

方证

方证特点

表阳为主

太阳病

麻*汤

发热无汗恶风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桂枝汤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桂枝新加汤

发汗后,身体疼痛,脉沉迟

小建中汤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太阳阳明合病

大青龙汤

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

麻杏薏甘汤

病家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白虎加桂枝汤

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

太阳太阴合病

桂枝去桂加苓术

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

麻*加术汤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加术汤

表阴为主

少阴病

桂枝附子汤

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甘草附子汤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

乌头汤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者

少阴阳明合病

桂枝芍药知母汤

诸支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少阴太阴合病

真武汤

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

里阳为主

阳明病

千金三*汤

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

厚朴三物汤

痛而闭者

大陷胸汤

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

小陷胸汤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大*附子汤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

里阴为主

太阴病

四逆汤

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头痛发热,脉反沉;四肢疼,下利厥逆而恶寒者

当归芍药散

妇人腹中诸疾痛、妇人腹中痛

吴茱萸汤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肾着汤

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

大建中汤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气,出见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附子粳米汤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瓜蒌薤白白酒汤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

瓜蒌薤白半夏汤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

桂枝生姜枳实汤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

乌头赤石脂丸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半表半里

少阳病

小柴胡汤

胸满胁痛,或腹中痛,腹中急痛

少阳太阳合病

柴胡桂枝汤

发热,微恶风,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治心腹卒中痛者

厥阴病

*连汤

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肾气丸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

有些同道可能认为,如此罗列毫无意义!但是,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学习其中规律,作为一种知识储备。胡老说:“方证得熟,不熟的话,不给你用。”这里要强调一点,我们不能机械地根据疼痛的部位、特点、规律等,生搬硬套的运用方证。而是要在先辨六经析八纲的基础上,再结合疼痛的部位、特点、规律,选用最为合适的方证,才能做到活用经方,提高疗效。

胡希恕经方医学琼海传承基地

年4月18日星期日

吴茱萸汤治疗腹泻——经方治疗脾胃病系列案之二

琼海经方吴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