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金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二章第二节清热燥湿药上篇 [复制链接]

1#
清热燥湿兼以清热泻火,主治外感或内伤之湿热火*诸证。*芩来源:唇形科植物*芩的根。性味归经】寒,苦。归肺经、胆经、脾经、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止血、安胎。主治病证(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疸、泻痢、淋痛、疮疹。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痈肿。(3)血热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4)胎热胎动不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作用较强,湿热、热*诸证宜用。炒*芩苦寒之性略减,胎热胎动不安宜用。酒炒*芩能上行,清上焦热宜用。炒炭凉血止血力较强,血热出血宜用。传统认为,条芩善清大肠火,枯芩善清肺火。使用注意本品苦寒燥泄,能伐生发之气,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服。*连

来源:毛茛科植物*连、三角叶*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胆、脾、胃、大肠经。

性能特点

本品大苦大寒,清泄而燥,泄降纯阴,主入心与胃脾经,兼入肝、胆、大肠经。既清热泻火而解热*,又燥湿、除湿*而解湿热*,为治湿热火*之要药,广泛用于湿热火*之病证。与*芩相比,其清热燥湿力较强,作用偏于心及中焦胃脾,最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

主治病症

(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疸。

(2)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

(3)肝火犯胃呕吐吞酸。

(4)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目赤肿痛,耳道疔肿,湿热疮疹。

*连

配木香:*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木香辛苦性温,功能理肠胃气滞而止痛。两药相合,既清热燥湿解*,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使用。

*连配吴茱萸:*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

配吴茱萸辛苦而热,功能燥湿疏肝下气。两药相合,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连配半夏、瓜萎:*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

配半夏辛苦而温,功能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瓜萎甘寒,功能清热化痰、利气宽胸。三药相合,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生用长于泻火解*燥湿,清心与大肠火。酒炒引药上行,并可缓和苦寒之性。姜汁或吴茱萸:妙,则苦泄辛开,缓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强降逆止呕作用。吴茱萸制又治肝郁化火证。

使用注意

本品大苦大寒,过量或久服易伤脾胃,故内服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常量久服,胃寒呕吐或脾虚泄泻者忌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