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百姓富。近年来,平利县兴隆镇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在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特色种养殖产业,有效带动当地群众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视频来源
安康新闻
平利县河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兴隆镇马鞍桥村,占地面积平方米,共有6个池塘,分别养殖了大闸蟹、小龙虾、淡水鱼等适宜水产物种。眼下正是大闸蟹的捕捞季,蟹农们抓紧时间进行收网、捕蟹、分拣,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今年已捕获小龙虾多斤、大闸蟹多斤、淡水鱼2万多斤。
平利县河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巍
下一步,我们打算把我们的池塘进行改扩建,达到标准化池塘养殖,实现增产增收。另外,通过合作社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增收。
九龙池村作为兴隆镇三大中药材产业基地村之一,以发展吴茱萸、连翘等中药材为主,在中药材现代农业园里,同样也是一派丰收繁忙景象,基地负责人正在组织群众对吴茱萸进行采摘和园区管护。
平利县兴隆镇九龙池村村民叶世能
女的就是块钱一天,男的就是块钱一天,不下雨的情况下,每月能挣多块钱,基本上月月都有活做。
目前,兴隆镇已累计发展中药材亩,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加工企业也应运而生。平利县永兴种植合作社就是其中一家,年可加工中药材70吨,带动附近96人就业,人均增收0多元。
平利县永兴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永星
我们合作社现有烘干设备5台,葛根切片机1台,准备购买中药材剁刀机、往复式切药机、刨片机10余台,争取年生产量达到吨左右。
近年来,平利县兴隆镇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强镇,依托优势林地资源,发挥土地综合效益,在推进生态猪、肉牛、土鸡等传统畜牧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中药材、花椒、*花、天麻、虾蟹等特色种养产业,以32家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全面建成5个畜牧专业村、3个中药材基地村、2家中药材初加工厂、1家*花菜加工厂,不断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引领示范全镇产业快速转型升级。
平利县兴隆镇*委书记陈涛
聚焦六个示范(举措),围绕“一镇两线三带”建设,重点打造三条产业示范带。巩固规模,建设万亩药材镇、万亩茶镇。提质增效,力争建设省级农业园区1家、再建设市级农业园区3家,实现县级农业园区全覆盖。培育主体,在发展好现有农业市场主体的基础上继续培育发展家经营主体,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了解美丽平利
更多内容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