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金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抗疫有ldquo方rdquo [复制链接]

1#
医院

抗疫有“方“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护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让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好服务百姓健康,医院积极将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

医院发热门诊,是疫情发生以来专门接诊有发热、干咳等十大症状的患者以及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就诊者部门,是医院疫情防控要求最高的区域之一。走进医院发热门诊,一股淡淡的艾叶香扑鼻而来,寻香四顾,候诊厅窗台上一个古色古香的的小熏香炉,一缕轻烟从炉中袅袅向上飘散。这是医院在发热门诊使用的艾叶熏香,用于改善室内小环境,起到醒脑提神、散风驱寒、通九窍、扶正气、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的作用。

发热门诊输液室,护士正在晨晨小朋友脚底的涌泉穴上贴中药“吴茱萸贴”,晨晨发烧了,体温39℃,咳嗽、口腔溃疡。“吴茱萸贴”由中药吴茱萸粉用醋调和而成,贴在涌泉穴可起到疏肝下气、引火下行作用,有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

“中药贴挺有效的,我儿子贴上后,肚子痛和恶心的症状明显好了很多”一旁正在输液的昊昊小朋友的妈妈说。昊昊因上呼吸道感染在静脉点滴阿奇霉素,输液过程出现了明显的药物胃肠道反应,贴上了中药贴半小时后就胃肠道反应就明显好转。昊昊贴的是医院发热门诊的“腹痛贴”,由小茴香、肉桂、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砂仁等中药打粉后用醋调和而成,一般贴在神阙穴(肚脐),具有温中暖胃,理气止痛的作用。“现在我有经验了,一挂上阿奇霉素就要求用上腹痛贴,对减轻胃肠道反应确实很有用。”昊昊妈妈说。

发热门诊的就诊患者中,咳嗽、腹泻症状多见,医院发热门诊还备有延温经散寒、宣肺止咳的“小儿寒咳方”,清热化痰止咳的“热咳方”,都用姜汁调和,贴敷在天突、双侧肺腧穴,起到治疗咳嗽的作用。还有用丁香、肉桂、五倍子等中药组成的“寒泄方”,外敷神阙穴起到温中散寒、涩肠止泻作用。

针对来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医院内科名中医还结合国家、省中管局有关中医药疫情防控方案,制定了成人版、小儿版中药口服退热协定方,专用供给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服用。中药口服退热协定方的使用后,发热患者输液率降低了50%,复诊率也大幅度下降,得到患者的认可和欢迎,使发热门诊相对人流密集的状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治未病、扶正祛邪”未雨绸缪、防重于治、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理念,被用于医院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

END分享收藏点赞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