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7696544.html年轻、精悍,这是记者在高舟村见到王文春的第一印象。
查看吴茱萸长势
高舟村位于锦屏县固本乡西部,距离县城68公里、乡*府4公里。全村分为上寨、下寨两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年全村共有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人,贫困发生率为59.53%。年,王文春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成医院的一名中药师。本该埋头进行医药研究的他,于年来到锦屏县固本乡挂职副乡长,驻高舟村开展工作。“那时,我的孩子才一岁。”王文春淡淡地说着。
询问中药材种植情况
多地考察决定发展中药材“刚到乡里时,我了解到乡里并没有什么产业,即使有一些中药材也是零散种植,不成规模。”中药学专业毕业的王文春,心里深深埋下了希望的种子。王文春决定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和村干部到镇远、开阳、惠水等地考察,下定决心把高舟村打造成全乡的中药材示范点。年底,亩吴茱萸正式落户高舟村。高舟村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资金入股的方式,盘活了大量闲置土地,也让村民获得实际增收。据介绍,吴茱萸易管理、对土质要求不高,十分适宜高舟村的自然环境,三年即可见收益。吴茱萸周期长,种植密度稀疏,使得套种其他中药材成为可能。年年初,高舟村吴茱萸基地里入住了一群新客——一枝*花。一枝*花一年一摘,与吴茱萸相得益彰。以短养长,一地多收,高舟村做到了。今年一枝*花收获了第一桶金,让王文春对于中药材种植更有信心。“王乡长专业知识很扎实,没得说!”村主任罗邦京赞叹道。此外,王文春还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在全乡范围内开设培训班,教导村民修枝、种植管理等技术,累计培训余人次。
开展技术培训
招商引资做好产销对接天气转冷,高舟村吴茱萸基地里正忙,几名村民正在给吴茱萸追肥。“这是冬季田间管理。”王文春介绍道。松土、追肥……村民赵荣柳手上忙个不停。“王乡长教会了我们技术,而且现在冬天也能有事可做。”据介绍,吴茱萸基地一年四季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他们每天可以获得80元务工费。产业发展起来了,产销对接是关键。年,王文春通过同学的关系,结识了中药材商家杜正林。杜正林是一个中药材“土专家”,长期做中药材生意,对于中药材种植、销售很有经验。他马上邀请杜正林到固本乡进行实地考察,最终促成了固本乡中药材交易中心的建成,如今中药材已经成为固本乡主导产业之一。今年7月,合作社还与锦屏县飞地富民公司达成合作,利用高舟村高森林覆盖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亩*精。由公司出资,合作社流转土地、组织村民进行管护,待中药材收成后可获得20%利润分红。
吴茱萸种植现场
申请延长挂职期限再出发“孩子还小,一年只能回家七八趟,父母年纪也大了。”今年9月底,王文春的挂职期就要结束。在一场院坝会上,王文春跟村民说,他要回凯里了。“我们舍不得你!”村民杨银芝眼中噙满泪水,并把自己纳好的鞋垫送到王文春手中。王文春内心深受震动,这不仅是一份鞋垫,更是村民的一片情。9月底就该回到凯里的王文春,主动递交了申请书,延长挂职期限半年。“今年是锦屏县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我要看着村子出列才能安心,能和这群兄弟一起奋斗是我的荣耀!”王文春眼中有着说不出的豪情壮志。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徐伟
编辑何涛编审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