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金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脱贫故事我见证了村子的变化丨锦屏 [复制链接]

1#

我叫杨光秀,是锦屏县大同乡八河村村民,也是我们村的贫困户之一。
  谈起村里的变化,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村子变干净了,也变得方便的很多。

现在白天行走在村里,家家户户室内外都干干净净的,柴火什么的都摆放得整整齐齐,路边也有专门的垃圾桶供大家倒垃圾,不像以前那样拿去有坑的地方倒,还有专人打扫村里小道和拉运垃圾桶去焚烧的,村子一切都变得那么的清澈,这是以前所有没有的。
  特别是到了晚上,村子五十盏太阳能路灯同时点亮,把整个村子照得跟白天似的,这太阳能路灯好就好在能照明还不用交电费,太实惠太方便了。
  记得村子通电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到了晚上整个苗寨依然漆黑一片,对于晚上喜欢走村串寨、对唱山歌的苗家人而言极为不便,那时候只能靠着微弱的电筒摸黑前行。如今有了这50盏路灯,夜晚归家的游子,看清了回家的路;早出晚归的农人,不再被潜伏在路边草丛里的*蛇咬了。
  这只是我们村子的变化之一,我们村除了搞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外,还搞了吴茱萸产业,带大伙创业增收。
  年,村里成立锦屏县瑞丰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我们村龙矮片平淘金的荒山荒地种植吴茱萸,合作社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模式运营,现如今从起初的几片吴茱萸种植发展成了多亩的规模,其中便包含年产苗40万株的50亩育苗基地;在基地对面的公路上眺望,谁也不曾想到这处以前是淘金的圣地如今成了吴茱萸成长的天堂。而且中药材吴茱萸作为短平快产业,种植周期短、管理成本低、见效快、利润高,按市场价而言,一斤元的利润早已在大家心中埋下了致富种子。

我现在每到吴茱萸采摘期,都会去参加采摘,一天也能得到85元的务工费,入股的村民年底还可以得到8%分红,一年一户下来也有五千至两万不等的收入。
  根据村里和合作社统计,吴茱萸种植覆盖我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预计可实现产值万元;同时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全县发展吴茱萸种植0多亩,预计实现产值万元以上。
  村子的变化,离不开国家*策的支持,也离不开大伙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勤快点,未来可期!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吴运镇

编辑张良胜
  编审王璐瑶杨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